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

  • 201211-5
    DL-丙氨酸|DL-α-丙氨酸技术说明

    DL-丙氨酸|DL-α-丙氨酸技术说明DL-丙氨酸|DL-α-丙氨酸英文名称:DL-Alanine其他名称:DL-α-丙氨酸CAS号:302-72-7CH3CH(NH2)COOH=89.09DL-丙氨酸|DL-α-丙氨酸含量:≥98.0%PH:5.5~7.0干燥失重:≤0.20%DL-丙氨酸|DL-α-丙氨酸性状:白色结晶粉末DL-丙氨酸|DL-α-丙氨酸用途:科研、实验保存:RT本文来之:www.shjinsuibio.com

  • 201211-2
    D-丙氨酸|D-2-氨基丙酸技术说明

    D-丙氨酸|D-2-氨基丙酸技术说明D-丙氨酸|D-2-氨基丙酸英文名称:D-Alanine其他名称:D-2-氨基丙酸CAS号:338-69-2C3H7NO2=89.10D-丙氨酸|D-2-氨基丙酸含量:≥98.0%比旋光度:-14.3~-15.3º层析:合格D-丙氨酸|D-2-氨基丙酸性状: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D-丙氨酸|D-2-氨基丙酸用途:科研、实验保存:RT本文来之:www.shjinsuibio.com

  • 201211-2
    L-丙氨酸|α-氨基丙酸技术说明

    L-丙氨酸|α-氨基丙酸技术说明L-丙氨酸|α-氨基丙酸英文名称:L-Alanine其他名称:α-氨基丙酸CAS号:56-41-7C3H7NO2=89.10L-丙氨酸|α-氨基丙酸含量:≥99.0%比旋光度:13.5~15.5ºPH:5.5~7.0L-丙氨酸|α-氨基丙酸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有特殊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70%。200℃以上开始升华,熔点297℃(分解)。化学性能稳定。易溶于水(17%,25℃),微溶解于乙醇(0.2%/80%冷酒精)L-丙氨酸|α-氨基丙酸用途:...

  • 201210-19
    禽流感的临诊症状与病理变化

    通过临诊症状、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分析可以做出初步临床诊断。1.临诊症状禽流感的潜伏期长短依赖于病毒的剂量、毒力、感染途径以及被感染禽类的种别等,一般几小时到几天不等。禽流感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不同日龄和不同品种的禽类受不同毒株感染后表现各异,同时还与并发感染、获得性免疫和环境因素等有关,所以异常多变,一般可分为zui急性型和急性型。禽流感按病原体的类型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隐性感染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zui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突然死亡,常常导致全军覆没,...

  • 201210-19
    禽流感的实验室诊断

    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其临床症状因感染禽的年龄、种类、饲养管理水平、并发感染情况及新感染毒株的毒力等不同而表现不一致。其病理变化因感染病毒株毒力的高低、病程的长短及种类不同也不尽相同。因此,禽流感的诊断一直依赖于病原的分离鉴定,OIE也一直采取的是进行病毒分离鉴定这个黄金标准。随着血清学实验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禽流感诊断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对于禽流感传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是用鸡胚或者狗肾细胞(MDCK)、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等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和...

  • 201210-17
    猪丹毒血清学诊断技术

    使用血清培养凝集试验方法检出率很高,而且快速,介绍如下。(1)血清培养凝集试验在3%胰蛋白胨肉膏汤(或肝化汤)中,加人(1;40)一(1:80)的丹毒高免血清,同时每毫升再加入400leg卡那霉素50/lg庆大霉素及2Stag万古霉素(缺乏抗生素时,可加0.05%叠氦钠及o.0005%结晶紫),制成丹毒血清抗生素诊断液(如分装安瓿瓶管置4~C冰箱内可至少保存2个月)。生前取病猪耳尖血1滴,死后则蘸取病料少许于安瓿瓶管内,37~C培养14-24h。凡管底出现凝集颗粒或团块时即判...

  • 201210-17
    猪丹毒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日本Okayama大学的研究者们建立了检测猪丹毒的PCR方法(1999)。常规细菌培养检测猪丹毒至少要3天,鉴定血清型大约要lo天,而这种PCR法可在5h内完成。它使用两步扩增法,先用高度特异性引物组M0101-M0102进行初步扩增之后,再添加4种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组对4种不同血清型猪丹毒的16SrRNA序列进行扩增。rRNA基因簇包括16SrRNA、23SrRNA、5SrRNA、下游非编码区。对该簇编码的DNA序列进行测定,以设计种特异性PCR检测系统的引物。猪红斑丹毒丝...

  • 201210-12
    纯化抗体的储存

    纯化的抗体可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就本书中描述的大多数情况而言,这些抗体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或从商家购买。从商家购买的抗体,通常附有正确的储存方法。1.经纯化制备的抗体在常用的缓冲液中是稳定的。其DH应保持在中性左右。如果pH在7-8之间,即使保存多年,对抗体也无损害。多数情况下,盐浓度适于保持在0~150mmol/L之间,但在长期存放的抗体中,盐溶液浓度高达500mmol/L时,对抗体可能有损害。如果没有其他说明.律议用PBS或50mmol/LTris(DH8.0)溶液长期存放...

共 249 条记录,当前 19 / 32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