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

  • 20124-5
    本研究人员正开发抑郁症诊断新法

    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分析血液中两种蛋白质的结合程度,就可以诊断是否患上抑郁症。这一发现有望促进开发出用于诊断抑郁症的试剂等,改善抑郁症诊断缺少客观指标,只能采用问诊的局面。给流式细胞仪按上眼睛!FlowSight显微成像流式细胞仪详细资料获得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分析血液中两种蛋白质的结合程度,就可以诊断是否患上抑郁症。这一发现有望促进开发出用于诊断抑郁症的试剂等,改善抑郁症诊断缺少客观指标,只能采用问诊的局面。神经突触之间的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不足被认为是抑郁症的一个原因。此前...

  • 20123-28
    科学解密人脑海里是否还存留着关于前世的印象

    的研究发现,藉由催眠所诱发的前世印象只是今生的记忆力比较差劲而已。许多人都宣称自己的脑海里还存留着关于前世的印象,有些画面甚至历历在目。于是他们试着寻求各种方法找寻自己可能的前世经验:催眠、占星或灵媒。科学家对于这些宣称自己记得前世景象的说法和找寻前世记忆的方式,一直以来都深感怀疑。一群荷兰研究小组的实验心理学家找来了13位认为自己拥有5次以上轮回转世记忆,并接受过多次催眠疗法来找寻自己前世内容的人;以及13位不相信前世今生说法的一般人。教育程度和年龄相当的这两组受试者参加了...

  • 20123-23
    可能发生了化学恐怖袭击或生物恐怖袭击的情况

    新华网北京7月20日电(记者张景勇)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发生了化学恐怖袭击或生物恐怖袭击?*部反恐怖局印发的《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给出解答。http://www.chem17.com/st217887可能发生了化学恐怖袭击的情况:异常的气味,如大蒜味、辛辣味、苦杏仁味等;异常的现象,如大量昆虫死亡、异常的烟雾、植物的异常变化等;异常的感觉,一般情况下当人受到化学毒剂或化学毒物的侵害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如恶心、胸闷、惊厥、皮疹等;现场出现异常物品,如遗弃的防毒面具、桶、...

  • 20123-23
    地球上的海洋生物曾经经历过一次“大爆发”

    新华网巴黎7月25日电法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日前通过研究发现,在距今数亿年前的奥陶纪,气候变化曾经导致海水温度降低。他们推测,正是这次变化使得地球上的海洋生物经历了一次的“大繁荣”。http://www.chem17.com/st217887法国国家科研中心25日发表公报说,该机构科学家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家合作,对奥陶纪(距今大约4.4亿年到5亿年)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他们首先找到一些原始鳗鱼的化石,并测定它们所处的地质年代,随后对不同时期的鳗鱼骨骼中所含氧的同位素比...

  • 20123-2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鉴定新城疫

    ELISA是目前应用zui广泛的一种免疫学测定方法。它是以物理方法将抗体或抗原吸附在固相载体上进行的免疫酶测定试验。·ELlSA检测NDV抗原是研究zui多进展zui快的技术,各种EL/SA在NDV抗原检测及抗体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康吉克孜等用ELISA抗原试剂盒对经NDVF48E8强毒株攻击后发病致死鸡的内脏样品、泄殖腔棉拭和自然发病鸡的口腔、泄殖腔、嗦囊棉拭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试剂盒快速特异,并可同时检出大量样品。P.Ramadass等用山羊抗兔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以Do...

  • 20123-20
    检测抗磷脂抗体临床意义

    ACLA的特异性、同种型、滴度水平以及抗体的持续时间均与临床疾病密切相关。除了原发性SLE以外,在自身免疫、感染、恶性肿瘤、药物诱发性的疾病,甚至在一些健康人体内都检测出ACLA。只不过,出现在健康人群的ACLA一般为低滴度、IgM型,并且与栓塞发生无关。ACLA特异性在不同的疾病中也不尽相同。对自身免疫疾病和感染患者的APLA的研究也正证实了这一观点。与感染相关的ACLA比较,自身免疫性ACLA滴度较高,通常是IgG型,以IgG2、IgG4更为常见,有较高的亲和力,同时需要...

  • 20123-20
    肝素-相关自身抗原

    zui近的研究表明,HIT患者体内的致病性自身抗原主要识别一种由异种粘多糖、肝素、内源性蛋白和血小板因子4(PF4)组成的复合物,但这种复合物的具体结构和表位还不清楚。肝素是一种天然产生的氨基葡聚糖,是由肝素蛋白转录后糖基化修饰而形成。肝素的非硫酸化前体主要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半乳糖胺残基交替构成,经过N端去乙酰化、N端硫酸化、差向异构化和O端硫酸化后形成活性多聚体。这些结构上的修饰程度不*相同,因而在每条多糖链上形成了不同数量的硫酸二糖单位。具有抗凝血活性的肝素含有一...

  • 20123-14
    狼疮性抗凝剂

    (一)研究简史1952年,Conley和Hartman在两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检出了一种循环抗凝剂。5年后,Laurell和Nilsson发现华氏反应中生物学假阳性与一种循环抗凝剂的相关性,该抗凝剂能被梅毒血清学试验的康氏(Kahn)试剂吸收。于是Feinstein和R。paort建议将该抗体称为狼疮性抗凝剂(LupusAnticoagulant,LA)。由于大多数具有LA的患者并没有SLE,“狼疮性抗凝剂”乃是误称。LA可使凝血筛选试验凝血时间延长。这种体外凝血受抑与体...

共 249 条记录,当前 29 / 32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